每日消息!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聂国春)“反催收”“全额免息”“停息挂账”“信用卡债务重组”……近年来,此类“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广告频频出现。北京银保监局10月25日提示广大消费者,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套路多。

套路一:假冒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冒充律师、银行员工或相关专业人士,在微信公众号、QQ群、网络论坛、短视频等媒体平台发布“逃废债务”“全额免息”“征信修复、洗白”“专业反催收”等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夸大宣传,删除屏蔽不利评价,以“维权不成功不收费”等为噱头进行虚假承诺,欺诈诱骗消费者找其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

套路二:诱导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收取高额费用。夸大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作用,诱导消费者授权其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并要求提供身份证号、信用卡账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及成员信息,甚至要求邮寄身份证原件、信用卡、电话卡等重要个人证件,或要求提供密码信息等敏感金融信息,并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套路三:怂恿消费者虚构事实、伪造证据,恶意逃废债。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违背诚信原则甚至跨越法律底线,编造办卡经历等事实,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错误套用法律法规,使用固定投诉模板,以消费者身份向银行、监管部门、政府机关等进行投诉举报,并借此向银行机构施压,以达到逃避债务目的。

套路四:阻碍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切断正常维权渠道。切断消费者与银行、监管部门间的直接联系和沟通,诱导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不当维权,甚至以扣押身份证等手段胁迫消费者以维权为名反复升级投诉,阻碍消费者与银行之间的正常协商,从中攫取非法利益。

北京银保监局指出,非法处置信用卡债务,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用受损、个人资金损失,消费者要学习正确使用信用卡,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

首先,要全面清晰了解信用卡功能,做明白消费者。办卡后要注意信用卡需本人持有,不要交由他人保管,更不要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其次,信用卡消费要量力而行,养成按时还款的好习惯,避免产生逾期记录影响个人征信。再次,认清非法代理真面目,切勿泄露个人信息。最后,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消费者对银行信用卡服务存有异议的,可直接向银行投诉;未能解决的,可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仍未解决的,可根据协议约定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主张民事权益。切记不要轻信非法代理方的虚假承诺,避免上当受骗,造成钱财和信用“两空”。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伪造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