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实时:“中国东极”新春鱼市见闻

新华社哈尔滨电(记者闫睿)零下30℃左右的低温呵气成霜,半人多高的大鱼插在冰桶里,各色江鱼层层排列,叫卖声此起彼伏,场面蔚为壮观。


(资料图)

这里是“中国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因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素有“中国淡水鱼之都”美誉。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绿色无污染的水域环境为冷水鱼类在此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等21科105种鱼类,是中国鲟鳇鱼之乡、大马哈鱼之乡。

当地鱼市早期自发形成。近年来,当地顺势而为,就地升级改造建起“东极鱼市”,是全国淡水鱼品种最多的鱼品交易市场。

走进小张鱼行,电脑上不断蹦出的“嘀嘀”下单声、撕扯胶带的快递打包声交织,好似交响曲。老板张云浩刚刚接单顾客从网上订购的100条乌苏里江大白鱼。

“不少都是回头客,忙‘开锅’了!直播都没时间整了。”老板娘郭春艳快人快语,干起活来板正麻利。说着,她从鱼筐捡出一条塑封好的冷鲜鱼,放进专用打包箱,箱四周紧缠胶带,最外层再套上编织袋,打包好一条鱼平均用三四分钟。

“从元旦到春节这段时间,每天发货量很大。一天得发出上百单,远的卖到广州、海南等地。”张云浩说。

“我们祖辈就是靠打鱼为生,到了我们这一代开始销鱼,把产业链又延长了。”夫妻俩为了更好兼顾事业,忙时干脆就吃住在鱼行,“我们起早贪黑多,这样方便一些。早晨大概四五点钟就起来了,晚上可能要忙到八九点钟。”

过了下午1点,张云浩两口子才有时间吃上午饭。“之前买了1万多块钱的快递箱,这都不够,还得再去快递点买些。编织袋子也还得再取几百个。”午餐时间,他们合计着下一步的安排。

百余米长的“东极鱼市”一条街两侧,加起来有近百个商户。尽管室外已经滴水成冰,但鱼行的伙计们忙得头上冒热气。快递员开着小车,奔波于各家鱼行收取打包好的鱼,送至祖国四面八方,为节日餐桌增添一道美味佳肴。

已成为“游客打卡地”的“东极鱼市”日线上销售额达30万元以上,带动起抚远市的鱼经济。“我们在保护中发展,不断深挖渔业潜力,做大渔业品牌,通过开展冬捕节等活动,全力打造‘冬季到东极吃冷水鱼’IP。”佳木斯市委常委、抚远市委书记何大海说。

注重在生态保护和谋求高质量发展中寻找平衡的抚远,不断加大渔业资源涵养力度,把繁育鱼与扩大鱼品深加工相结合,延长产业链。从“伊力噶”到抚远市,这座“鱼都”,正走出“因鱼而生,因渔而兴,因生态而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 乌苏里江 午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