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近视低龄化倾向非常明显 专家:户外活动是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式

3月,不少中小学都对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查。10岁女孩静静拿回一张给父母的“告知书”,上面写着双眼视力均低于4.8,建议带孩子到专科就诊。“每年开学后是配镜的高峰期,再加上疫情期间多重因素导致近视患儿增多,开学后学校筛查视力又发现了一批近视眼,所以前来就诊的近视患儿人数始终处于高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视光学科许烨副主任医师说。

配镜不仅仅是为了“看得清楚”

“女儿坐第一排,没有说过看不清黑板。要不是老师发了视力筛查的单子,我根本不知道她近视了。”静静妈妈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做了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等一系列检查后,静静确诊双眼近视100度,也就是家长所说的“真性近视”。要不要戴眼镜?妈妈认为,不影响看黑板,不戴眼镜还能坚持一下,戴了眼镜度数就会越来越深。对此,许烨并不赞同。

“孩子一旦近视,就应该干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普通框架眼镜、离焦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产品,尤其是家长自己是近视眼,更要警惕孩子的度数可能增长过快。”

“配镜并不只是为了看清楚,作为近视防控的一种有效手段,配镜不仅是要看得清楚,更要延缓近视的发展。”许烨说。最后,静静妈妈为女儿选择了离焦框架眼镜。

许烨告诉记者,近视低龄化倾向非常明显,小学三四年级是近视的高发期,一二年级就近视的也不在少数。“造成学龄期学生近视率高发是有多重原因的,一方面孩子自身的远视储备基本用完,再加上近距离用眼强度大、户外运动量减少等情况的叠加,导致近视的发生。”

近视不能逆转,不可迷信手术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视力,来给孩子配镜时都做了详细的功课。对于防控近视,常说的“三驾马车”是户外运动、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OK镜)。

OK镜,中国家长都已经非常熟悉。这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通过重塑角膜,控制近视进展。OK镜一般是在夜间佩戴,白天摘镜之后,视力清晰能够达到1.0。周边离焦软镜也成为一种防控近视新武器。这种软镜就像成年人的日抛隐形眼镜,白天佩戴,持续形成近视离焦,从而延缓近视发展。此外,还有一种框架眼镜,也被设计了离焦效果,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不管哪种选择,只要正常坚持配戴,配合良好的用眼习惯,都能对孩子的近视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选择哪种产品各有利弊,要看个体情况以及家长和孩子的意愿。

很多家长第一次来就诊都会问:“医生,孩子的近视还能逆转吗?”许烨说,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逆转。一旦诊断为近视,家长能做的就是利用科学的办法控制或延缓近视发展的进度,避免变成高度近视。

通常确诊近视后,如果不积极干预,平均每年度数可能增长75度以上,有的孩子甚至一年就会增长200度;当然也不必过度焦虑,只要积极干预,配合好的用眼习惯,度数的增长也会慢下来。在静静之前就诊的一个孩子,使用了离焦框架眼镜,再加上规律随访,一年度数仅增长了25度。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没关系,反正现在矫正手术非常成熟,成年后做手术就好了。许烨表示,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手术只能矫正视力,但不可改变眼轴长度,更不能完全解决高度近视相关的问题。如果任由孩子近视发展为高度近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防控结合,良好用眼习惯贯穿一生

在许烨的门诊,一位妈妈带3岁儿子来看病。幼儿园检查视力只有4.6,妈妈相当着急。常规检查后,许烨告诉这位妈妈,学龄前儿童屈光系统及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的确可能存在视力偏低的情况。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视力会逐渐提高,一般6岁时能达到5.0左右,基本达到成人水准。

还有家长认为,孩子读书后才需要关注视力问题。对此,许烨解释,孩子三岁后,就可以到专业眼科做屈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这时,有些孩子的远视储备能达到175度甚至200度,那说明相对充分;如果远视储备不够,就会成为近视的高危人群。“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非常适合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式,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许烨说。

她还谈到,有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裸眼视力,也是不够的。近视的孩子要定期测量眼轴,在近视发展的进展期,应该每三个月,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眼轴,并且以眼轴的增速,作为近视防控效果的一个评价指标,而不是光看孩子的视力。

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花了两万元在外面机构给孩子治疗近视,机构宣称“来的孩子95%都能提高视力,可以不戴眼镜”,具体做法是通过仪器训练眼部肌肉,辅助服用保健品。但半年过去,孩子的度数还在增长。许烨表示,近视防控市场十分活跃,但一些仪器从循征医学角度来讲尚未发现对近视控制严谨科学的数据,家长应仔细甄别。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如果发现孩子眯着眼睛看东西、经常性揉眼睛等情况,应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检查,确诊是否近视,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干预方案。”许烨也特别强调,不是用上了所有防控手段就可以肆意用眼了,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爱眼意识应当贯穿一生。 本报记者 左妍

关键词: